1. 甲醛在进入人体约经18~24小时的潜伏期后,急性中毒症状才会出现。急性甲醛中毒的症状主要有叁大特色:(1)中枢神经之抑制。(2)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3)视神经变化。
2. 甲醛中毒的临床症状变异很大。一般而言,中毒的症状与就医的时间有密切相关,但与血中甲醛浓度不一定有关。甲醛中毒的早期临床症状,主要由甲醛本身所造成。其症状与乙醇中毒时类似,包括了心跳加速、腹痛、呕吐、腹泻、食慾不振、头痛、晕眩、全身虚弱、步态不稳、深肌腱反射增强;严重者则可能神智昏乱或唿吸急促。
3. 较晚期的症状,则主要归因于蚁酸的大量形成及有氧唿吸受抑制而导致的组织缺氧及乳酸血症,因此产生的时间多在6-12小时以后,甚至可能延迟至18-24小时后才有明显的症状。临床的表现,可能包括唿吸急促、阴离子间隙增加、代谢性酸中毒、胰臟炎、高血糖、渗透压间隙增加、昏迷、抽搐、心博变慢、左心衰竭、休克、白血球升高、横纹肌溶解症、低血钾、低血镁、急性肾衰竭(肾小管坏死)、血尿、肝功能略高(脂肪变性)、唿吸衰竭、视网膜伤害及视神经坏死等。
4. 甲醛的眼睛伤害为其中毒主要且特别的表现,甚具诊断的价值。甲醛造成视力损伤的主要机转与蚁酸堆积有关,及早治疗是可恢復的。症状方面则包括了视力降低及模煳、视野缩小、眼前出现跳跃的光点、固定或放大的瞳孔、视盘充血、视网膜水肿及失明。
5. 甲醛除了急性的中毒症状外,也可能产生永久的神经性后遗症,产生神经性后遗症的机率,主要与血中酸硷值及治疗时间早晚有关。其中包括了:
(1)巴金森氏症:因甲醛中毒导致的两侧基底核梗塞所致,约在中毒后8个月至2年产生。
(2)肢体多发性神经病变,可能与脑部损伤有关。
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蒸汽,可有头痛、软弱无力等症状。国外报告14%~16%的工人接触甲醛后出现消化障碍、兴奋、震颤、视力障碍。在甲醛浓度达到20~70mg/m3的车间内,工人有食欲丧失、体重减轻、乏力、头痛、心悸和失眠等现象。
据报告,甲醛还可引起触觉、痛觉和温觉障碍(感觉过敏最常见,常局限于身体的一侧或某些局部),身体一侧(常为右侧)排汗过多,身体两侧皮肤温度不等。
有报道,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工人眼和咽部刺激症状及胸部压迫感的比例要显着高于对照组,并且肺功能可受到影响。一部分工人可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嗜睡、食欲减退、体重减轻、视力下降等,但目前尚未见肯定的慢性中毒病例报告。一些研究提示接触甲醛个体或人群患鼻腔或鼻咽部肿瘤增多,iarc(1995)将甲醛列为人类(鼻咽部)可能的致癌物。
■甲醛的致突变作用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很难从个体研究上获取结论
政府有关部门十分重视甲醛给公众带来的潜在危害。我国规定,工作场所甲醛空气最高允许浓度为0.5mg/m3,而居住办公空间甲醛空气最高允许浓度为0.1mg/m3。有关部门和机构在制定和审批以上卫生标准时,考虑了对人体的必要安全系数,也就是说不能将上述卫生标准作为是否造成中毒的分水岭,在超出标准一定剂量范围内,依然要求其相对安全性。因此,化学品中毒,在许多情况下评判标准不是人体中是否存在有害物质,而是实际接触剂量如何。
有研究报道,人体接触1ppm(1.2mg/m3)的甲醛,不会造成临床中毒病例;于2-3ppm(2.4-3.6mg/m3)条件下,出现鼻、咽部刺激症状,但可忍受;4-5ppm(4.8-6mg/m3)下能忍耐10-30分钟,超过30分钟不适感大增;超过10mg/m3可能造成甲醛急性中毒。动物实验表明,小鼠呼吸道吸入400mg/m3的甲醛,半数实验动物在2小时内死亡;大鼠呼吸道吸入1000mg/m3的甲醛,半数实验动物在30分钟内死亡。
在评估甲醛是否给我们造成中毒时,需要从两个方面去分析。一是尽可能进行现场甲醛空气浓度测定,获取甲醛空气浓度,可以给医生及自己一个剂量-反应关系或剂量-效应关系评估的平台,剂量-反应关系或剂量-效应关系对于健康安全性评估具有普遍意义。二是依据现有研究成果,从刺激作用和致敏作用方面去分析是否存在中毒表现。甲醛的致突变作用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很难从个体研究上获取结论;因此甲醛的致突变作用主要是从预防医学的需要出发,为群体的安全采取公共卫生措施;在临床医学上,目前很难对个体的肿瘤进行病因学分析。
■对甲醛的恐慌会加重心理负担
甲醛的广泛存在,给公众带来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双重的问题。在笔者的临床实践中,认为多数病例的重要因素是心理负担,或心理负担大于生理上的损害。化学品可能导致某些损害,但是绝大多数化学品对人体的损害是有限度的,了解一点毒物的剂量-反应关系或剂量-效应关系,或许能够更加现实地看待生活中化学品普遍存在的现象。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生,对病情作出过度的评估,客观上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
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已经处在甲醛污染的威胁中呢?专家提醒,如果你属于以下六种人群之一,就很有可能意味着你正在被甲醛这个“隐形*”所危害,应该及时进行甲醛清除:
清晨起床,常感到胸闷、恶心,甚至头晕目眩;有时感到嗓子不舒服,有异物感,且呼吸不畅;
小孩经常咳嗽、打喷嚏、抵抗力下降,孩子不愿意独自呆在房间;
家人常有皮肤过敏,而且是群发性的;或家人共有一种疾病,一旦离开这个环境后,症状就有好转;
新婚夫妇长时间不怀孕,或孕妇在正常怀孕情况下发现胎儿畸形,查不出具体原因;
新装修或搬新居后,室内植物出现异常死亡,宠物猫、狗、热带鱼等莫名其妙死掉;
一到办公室感觉喉疼,呼吸道发干,头晕,容易疲劳,下班就好了,同楼其他人员也是如此,或者新使用的办公室、茶社、饭店、宾馆等公共场所有刺眼、刺鼻等刺激性异味,而且超过一个月仍然气味不散。
此外,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致病性建筑物综合症”的8种现象也是提醒人们受到室内污染侵害的信号:
一、眼睛、尤其是角膜,鼻黏膜及喉黏膜有刺激感;
二、嘴唇等黏膜干燥;
三、皮肤经常生红斑、荨麻疹、湿疹等;
四、在室内环境中容易疲劳;
五、容易头疼和呼吸道感染;
六、经常有胸闷、窒息感;
七、经常产生原因不明的过敏症;
八、经常有眩晕、恶心、呕吐等感觉。